
5月15日,刘建明院长在学院羊马校区大礼堂为全院学生讲授形势政策课,以《弘扬五四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题作报告。
刘院长从五四精神讲起,沿着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轴,为在场的同学们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十九世纪初,清王朝迅速衰败。英国在这一时期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清政府力图查禁鸦片。英国为保护鸦片贸易,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最后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后,英、美、法、俄、日等国家不断强迫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自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近270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头。其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款。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由学生发起进而发展到全国各阶层的抗议运动。它同时引发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新中国。刘院长强调,新中国成立结束了100多年的被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强起来,而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
刘院长的精彩讲授博得了全场阵阵掌声。同学们纷纷表示学习了历史让人更清醒的面对未来,新时代大学生要热爱党热爱祖国,胸怀大志,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院党委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制度,每学期至少两次为大学生讲思政课,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将此举措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