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刘建明校长在行政楼A303会议室主持召开“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共建水土保持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签订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会议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代主体,贯彻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对表《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具体任务,通过强化管、学、研深度融通,持续提升各方综合能力水平。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麻泽龙,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郭丰(主持工作)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会议商议:一、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合作模式。发挥水科院的科研攻关、咨询服务、检测评估等技术优势,借助水保总站的全省水土保持规划设计、预防保护、综合治理、动态监测、监督管理等管理优势,依托我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继续教育等实践优势,建立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友好合作关系。二、汇聚人才力量,完善协作机制。共担管理责任,联合实验室设专职主任一名,由我校担任,设兼职副主任两名,由水科院、水保监测总站分别选派。共建创新能力,选优配强人才资源,集合高素质管理队伍、高水平科研团队、高职称师资力量,组建高效率创新人才库。共襄协作机制,筹建联合实验室决策咨询机构。共享成果收益,大力推进水土保持技术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三、摸清资产家底,创新管理方式。按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管理各方固定资产,采取账、管分离方式将设备在原单位登记备案、我校(联合实验室)使用管理;施行“清单制、责任制”,落实登记造册、使用支出、折旧报废及安全生产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四、聚焦关键突破,丰富成果产出。开展水土保持基础试验、科学研究及项目联合申报,提升综合研究水平;开展水土保持业务培训、专业论坛、学术研讨及其它学术活动,扩大行业影响力;开展水土保持实习实训、技能比赛、教学竞赛等实践,助推水土保持教育教学;开展水土保持技术咨询,增强水土保持专业技术实力。

会议倡议:一、务实合作,推进联合实验室走深走实。加快推进,尽快完成联合实验室挂牌;明确目标任务,起草联合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阶段发展规划;积极筹备并择机召开联合实验室第二次工作会议。二、持续投入,打造高质量协同创新平台。依托水科院水保所、水保总站西南地区规模最大降雨观测设施及我校实习实训场所、数字信息资源、虚拟仿真中心等现有软硬件条件,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水土保持联合创新平台。三、提升水平,赋能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开展水土流失规律与机理、水土流失监测评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关键技术、水土保持碳汇能力、水土保持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深度融合。四、注重实效,实现“1+1+1>3”的产出效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宣传推广,为联合实验室运行提供坚实的实施保障。
水科院党委副书记罗茂盛、水保所负责人,水保总站监管室、监测室负责人,我校科研处、产教融合处、资环学院等校内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会。
(供稿: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审核:邹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