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2025年3月24日至25日,中共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工会办公室直属党支部、后勤基建处党支部、李冰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直属党支部、安全保卫处直属党支部8个基层党组织与中共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新华村支部委员会、太公镇白头村支部委员会、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方山村支部委员会、广元市昭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支部委员会4个地方党组织联合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绘新篇”主题党日活动。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8个支部52名党员由副校长王卓同志带队,赴昭化区太公镇白头村、王家镇新华村、王家镇方山村三地,以专题学习、红色教育、支部共建、助农实践为载体,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主题党日,同时慰问学校派驻白头村、新华村、方山村的何宗亮、姜尧章、徐皓、刘云飞、李健、李宝平六位老师,充分彰显了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高位谋划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本次活动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参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天雄村农业基地、初心广场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实地感受党建引领下农村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通过走进红军山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通过支部结对、参观村办企业,感受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果,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本次活动既是一次生动的党性锤炼,也是一场深刻的国情教育,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服务基层、奉献乡村的使命担当。
副校长王卓在与白头村党支部的座谈时指出,做为驻村帮扶干部,一方面要积极融入驻地组织,为驻地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自己的专业发展,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思考,多动笔,把握住此次机会,锤炼自己的各项技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地联动促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活动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产业基础,推动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图书馆直属党支部、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直属党支部、安全保卫处直属党支部、昭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党支部、昭化区太公镇白头村党支部的党员参观了太公镇白头村红薯粉厂,实地调研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和图书馆党支部与白头村党支部开展结对交流,分享党建经验。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工会办公室直属党支部、广元市昭化区昭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新华村党支部的党员深入王家镇新华村香菇厂,参观了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企业模版,开展结对交流,共谈“党建+产业振兴”模式的发展之路。
后勤基建处直属党支部、李冰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中共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方山村支部委员会的党员们了解了方山村活动阵地建设情况,参观了国家级传统村落,参观了方山村贡米加工厂,沉浸式体验大米加工全过程。后勤基建处直属党支部、李冰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与方山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结对交流。
三、创新形式重实效,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活动采用“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模式,增强党员参与感与获得感。通过参观村史馆、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天雄村初心广场重温党的宗旨,在太公红军山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让党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感悟初心使命。各支部党员身着正装、佩戴党徽,以昂扬姿态投身活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貌。活动结束后,各支部及时总结经验,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也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未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昭化区的校地合作,以党建为纽带,汇聚各方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1 全体参加活动党员合影

图2 党员们参观白头村村史馆、红军事迹长廊

图3 王卓副校长带领党员向烈士们献花

图4 党员们瞻仰红军烈士陵园,向烈士默哀,重温入党誓词

图5 副校长王卓带领党员们参观乡村振兴成果

图6 党员们参观助农企业

图7 图书馆、生工支部与白头村支部结对帮扶

图8 后勤、李冰支部活动剪影

图9 安全保卫处支部活动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