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S登录
  • VPN系统
  • 高校网络理政
  • VI系统

专业赋能铸阵地根基,科技支撑绘振兴图景——驻村工作队与二级学院协同发力助推乡村组织振兴

日期:2025-05-12   作者:组织部   关注: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创新实施"专业赋能+乡村振兴"帮扶模式,在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新华村阵地改造工程中,驻村工作队与建筑工程学院和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师生团队密切配合,通过数字化测绘和三维建模技术为新华村阵地建设改造注入科技动能,完成全要素地形测绘、三维实景建模等基础工作,为这个始建于1990年代的村级活动阵地提供了精准的数字化改造方案,使危旧村委会焕发新生机,打造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川水职院样本"。

新华村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商讨村委会阵地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了“黏合剂”和“翻译官”作用,有效解决了高校师生团队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认知差异与协作壁垒。一方面将村干部提出的需求建议整理成技术清单反馈给设计和测量团队,协助师生团队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和顺利采用“RTK技术”对村委会阵地进行了精准测量,为村委会未来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又将专业术语转化为方言图示,向村干部展示虚拟现实场景,充分征求其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反馈。这种双向沟通机制,使得最终方案,既有直观的呈现,又有高精度的数据,为村委会未来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筑工程学院师生团队进行建筑信息模型建模和工程造价

这场以专业力量赋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科链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产业链,通过"政校村"三方协同创新,解决了阵地建设改造中存在的"基础数据缺失、设计依据不足"等痛点。当无人机掠过青砖瓦房,清晰记录下村委会周边的地理环境、建筑布局,为后续的规划提供了全面且直观的影像资料。这场跨越山水的"数字帮扶"正在书写着"把技术送到田间,让人才扎根大地"的时代篇章。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组织振兴、以智力帮扶激活内生动能的模式,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实践范本,彰显着高校在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不可替代的智力支撑作用。

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师生团队实地开展精确测量

(供稿:徐皓 刘云飞 审核:李星瑶 付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