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国家安全教研室负责的职教周系列宣讲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聚集“新发展理念下水利学子安全教育的多维实践”,通过6场专题宣讲,多维度展现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文婷老师以紫坪铺水利工程为例,揭示了现代水利安全体系的创新实践。该工程通过智能化调度实现年均发电量7亿千瓦时,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清洁能源保障的同时,构建起防洪抗旱、水资源保护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的“三位一体”新模式。库区“以水养水”的生态循环系统,不仅保障了区域水安全,更成为新发展理念下水利安全转型的典范。

梁淑棣老师在“端牢中国饭碗”主题宣讲中,系统解读了粮食安全的多维战略价值。她强调,粮食安全既是个人温饱的基石,更是稳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针对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她系统讲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三大策略,并结合“光盘行动”倡导全民共建粮食安全体系。

唐玮老师以四川天府粮仓的实践为例,展现了新时代粮食安全体系的构建路径。天府粮仓通过规模化种植与精准调控,实现年产粮超千万吨的佳绩,为国家粮食储备提供坚实保障。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以粮养地、以旅促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功将粮食生产、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体现了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产业安全的协同效应。


方琴老师以“国家安全·青年担当”为主题,深刻剖析新时代青年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历史使命。她指出,当代青年要牢固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意识,在科技攻关、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勇担重任,用青春智慧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据悉马克思主义协会杜一欧、陈晓龙2名同学用身边故事开展了生动的宣讲,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此次宣讲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不仅增强了师生对国家安全的系统性认知,更为青年群体参与国家安全建设提供了具体路径参考。水电2432超繁同学表示,“这种多维度的阐释方式,使抽象的国家安全理念变得触手可及,激发了大家投身相关领域的热情。”
(供稿:国家安全教研室 审核:吴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