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名为“成都之名的来历和涵义—在统一全国战略中走向成功之都” 专题讲座于3月15日下午两点在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成功举办,主讲嘉宾为李殿元先生。以图书馆馆长谢祥林教授为代表的697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本次讲座为“蜀水讲堂”第九期,主讲嘉宾李殿元先生著作等身,一直活跃在巴蜀史学术前沿。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四川省委讲师团宣讲专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审,中国药学文化研究会川药文化分会副会长,四川中医药文化推广大使,四川省大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省李冰研究中心、扬雄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
李先生在进入主题之前,回顾了自己学生及青年时代的成长历程和经验,鼓励全体同学要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本领,做一名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进入主题后,李先生从六个方面展开自己的讲座:一、宋人关于“成都”得名的解释不可信;二、秦灭蜀以前没有成都城;三、文献与考古对何时有“成都”的证明;四、古籍中的古蜀地名均为中原文字;五、秦的统一战略与“成都”得名;六、成都在秦统一后的强势崛起。
李先生深入浅出地把听众带入历史和现实中,并以个人详实的研究,解释了古人对“成都”之名解释可能存在的谬误,并分享自己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李先生提出:除了严谨的学术研究外,浓厚的古蜀人文情愫也让“成都”得名有了更多见解。成都真正建成“城”是在秦灭古蜀即公元前316年。“成都”这个名称所显示出来的军事意味,与秦统一全国的战略意义非常吻合。因此,“成都”两字的含义不仅显示了秦统一全国的战略意图,也体现了蜀人对祖国统一的坚决支持。
李殿元老师讲述完后,本场讲座进入了互动环节。同学们都积极向李殿元老师提问,李殿元老师也一一给予了回答。

图1 宣传海报

图2:李殿元老师讲述“成都”之名的含义

图3:讲座现场
(供稿:何宗亮 审核:谢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