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党恩若水“红色故事分享会,于2025年3月14日中午在图书馆联盟会议室顺利举办。主讲人周佳一同学,分享的故事是信仰与选择刘国鋕篇。来自我校各级学院的同学共22名全程参与分享。本期红色故事分享会主持人是张方圆,受邀暖场嘉宾为张妤老师。
刘国鋕,这位从四川泸州走出的革命英烈,用短暂却光辉的一生,谱写了一首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诚的壮丽史诗。
刘国鋕的故事,是一段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传奇。周佳一同学根据他对人物的了解也说出了他的感受: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刘国鋕是最坚定的行者。他出身名门,却弃安逸投身革命,面对酷刑与诱惑,他坚守信仰,以笔为刃,以心作盾,不为所动。他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理想的执着。刘国鋕虽倒在胜利前夕,但其精神永垂不朽,激励着无数后来人砥砺前行,同时也激励我们要向革命先辈学习。
周佳一同学的分享,为在座的各位同学带来很多感悟。以下同学进行了他们的感悟分享:无人机2431班的刘冬梅同学介绍了四川平昌的刘伯坚纪念碑;无人机2432王婷同学介绍了中国规模最大且最早的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财务2433张燕同学介绍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石桥列宁主义街(简称列宁街);物流2432邱心怡同学介绍了广西百色起义纪念园;还有同学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昆仑关战役遗址、四川大学江姐纪念馆、四川宜宾的赵一曼纪念馆、红军木门会议旧址、红军磨西会议遗址等红色纪念地;也有同学分享赵一曼、江姐、小萝卜头等革命先烈的故事。
暖场老师张妤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红色故事的前世今生,带领我们走进那革命的峥嵘岁月。无数先辈用热血和信念书写的壮丽篇章:李大钊先生以笔为剑,唤醒民众;陈延年烈士用生命捍卫信仰,视死如归;“三条被子”的故事更是温暖人心,它象征着共产党人与人民的鱼水情深。张妤老师告诉我们,在迷茫时,不妨回望先辈们走过的路。他们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激励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砥砺前行,不负时代。
“党恩若水”红色故事分享会是图书馆深入挖掘馆藏红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的创新形式,旨在通过轻松愉悦的分享氛围和学生主讲、师生共议的模式提升活动代入感,以鲜活故事替代说教,增强党史学习感染力,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结,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使命担当”的认知。后续图书馆将继续推出系列红色故事分享活动,并不断探索活动新形势,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多样化。

图1 主讲人周佳一同学分享刘国鋕烈士的故事

图2 同学们认真听讲

图3 同学们积极分享和发言

图4 张妤老师暖场
(供稿:胡函玥 审稿:张妤 摄影:何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