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S登录
  • VPN系统
  • 高校网络理政

蜀水讲堂(47):高精准自然灾害多灾种预警技术进展与展望

日期:2025-04-16   作者:石沅蕊   关注:

聚焦灾害预警前沿,共探防灾减灾新路径。2025年4月16日下午,第47期蜀水讲堂•百家争鸣在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讲座特邀著名灾害预警专家王暾博士,以《高精准自然灾害多灾种预警技术进展与展望》为题,为现场250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前沿学术盛宴。

王暾博士在讲座开篇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导致自然灾害呈现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等特点。地震、洪涝、泥石流等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他强调:“构建科学高效的多灾种预警体系已成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键。”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王暾博士重点介绍了地震、山洪、泥石流等多灾种预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他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预警技术在灾害防范中的创新应用,例如高精度传感器网络、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在预警系统中的成功实践。王暾博士表示:“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预警的精准度,还为灾害应急响应赢得了宝贵时间。”

展望未来,王暾博士呼吁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灾害预警技术向更高精度、更广覆盖迈进。他指出:“未来的预警技术需要整合更多跨学科资源,实现从单一灾种向多灾种综合预警的跨越式发展。”他还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全球灾害预警技术的进步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讲座的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有学生就预警技术的实际应用和跨区域协同机制提出问题,王暾博士耐心解答,并鼓励年轻学子投身灾害预警研究,为防灾减灾事业贡献力量。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令人受益匪浅。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了解自然灾害预警技术前沿动态的机会,也为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合作搭建了平台。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防灾减灾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讲座由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四川省蜀水文化研究培训基地主办,图书馆、团委、资源环境工程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承办,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协办。各方通力合作,确保了活动的顺利举办。

图1:主讲老师王暾博士妙语连珠

图2 同学们积极互动

图3 大合影

(供稿:石沅蕊 审稿:谢祥林 摄影:李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