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北斗携心志愿宣讲团于2025年7月6日在广元市昭化区太公镇白头村扎实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践初心、暖民心、传精神”三大主题,将关怀送到困难群众身边,将“两弹一星”精神之种播撒在乡村沃土。宣讲团的指导老师谢祥林、何宗亮、孙畹婷、余婷等参与了本次活动。


图1-2 团队合影
一、走村入户践初心,真情慰问暖民心
宣讲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院落,重点走访了村内数户生活困难群众家庭。他们带着生活慰问品,与群众促膝长谈,拉家常、问冷暖、听心声。成员们耐心细致地了解乡亲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认真记录他们的诉求,传递来自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一次次真挚的握手,切实将温暖送到了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朱福全大爷感动地拉着宣讲团成员的手说:“现在的时代越来越好了,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好,欢迎你们的到来,也感谢你们的关心。”

图3 团队成员慰问困难群众
二、星火相传砺壮志,“两弹一星”精神润乡村
在慰问朱福德家时,这家人恰有小朋友在。宣讲团当即决定在朱家小院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主题微宣讲。主宣讲人是龙嫒霞。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根据一张张照片,向大家讲述了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历程和感人事迹。着重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核。
这是宣讲团首次走进乡村开展宣讲,没有PPT,没有音响,宣传资料和简易展示板都是宣讲团自己设计和准备的。宣讲完毕,龙嫒霞的感受是:“尽管父老乡亲没有太多言语,但是他们的专注是让人感动的,能给人信任,能给人信心。”

图4 龙嫒霞讲解“两弹一星”精神
三、第一书记真能干,以身垂范做榜样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得到学校驻白头村第一书记何宗亮老师的最直接的帮助与指导。何老师在白头村驻村将近一年时间,他的工作卓有成效。今日走访的人家,村民非常热爱他,与他亲近,说明他的工作开展极为扎实。在扎根乡村,贴近现实、贴近百姓方面,何老师分明就是宣讲团的榜样。
谢祥林老师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话,很有意思,从侧面肯定了何老师的榜样力量。日子中有一段话是:“今天一到白头村,一切都还熟悉,因为花开的季节,我已经来过一次。我第一想看的地方是何老师菜园,就在何老师姜老师办公室门口,一个大水塘的对面。何老师在微信群里晒过他巴掌大的菜园子,他平时工作之余要一日看三回,有无限的柔情给予茄子、辣椒、西红柿、豇豆等作物。他也是农村娃长大的,非常接地气。去年八月来挂职村上第一书记,仅仅一年时间不到,他和姜老师就与当地村民,老的少的,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块菜地就是村民给他们种的。我们集体走过去看何老师的菜地,走在前边的人还看见了一条蛇,现在的生态环境好,这些东西不稀奇。何老师菜园的确不大,但种的菜蔬品种不少,长势甚好。我突然有一种感受:菜如其人嘛。何老师的生命力也是繁盛的。我开玩笑,其实也是由衷在赞叹:何老师就像柳树一样,随意折得一枝,无论将他插在哪里,他都能存活,给世界一片繁荫。”

图5 团队成员走村入户
四、凝聚力量促振兴,青春实践显担当
本次“三下乡”活动,是北斗携心志愿宣讲团成员深入基层、了解乡村、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的宝贵实践。通过第一天的走村入户,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脉搏和基层群众的期盼,进一步强化了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三下乡”活动,将崇高的“两弹一星”精神带到乡村,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不仅能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更能激发了宣讲者投身实践、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与信心。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这是第一天的活动情况。宣讲团是今日中午赶到广元市昭化区的。吃完中午之后,大家就按照计划展开了本次行动。
(供稿:崔周超 摄影:王林 审核:谢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