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S登录
  • VPN系统
  • 高校网络理政

红学专家马经义讲解《红楼梦》诗词

日期:2024-03-27   作者:张妤 邓语嫣   关注:

在世界诗歌日来临之前,马经义教授于320日晚带着《红楼梦》书香,如约而至,光临蜀水大讲堂(第22期),为全校师生奉献了一场诗词大餐。本期讲堂的主题是:《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讲座由李东雨同学主持,由学生图管委提供会务服务。张静老师、张妤老师及200多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马经义教授从《红楼梦》诗词鉴赏的前提开始讲起,介绍了曹雪芹本人留下的诗篇,分析了《红楼梦》中的诗词对人物塑造的作用。马经义教授以林黛玉为例,从心理、表现、行为、作品四个方面的自信出发,阐述了林黛玉能作诗好的原因,也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诗作进行对比,引导大家感受作者通过诗词塑造人物的魅力。

马经义教授还指出,《红楼梦》诗词除了有助于塑造人物之外,还具有浓厚的谶语性质,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预示着人物最终的命运,体现了《红楼梦》伏脉千里的特点。马经义教授讲出的这一学术观点,对于现场听众来讲无疑是崭新的。

整个讲座过程近两个小时,马经义教授将《红楼梦》诗词和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的诗词进行对比,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在世界诗歌日(321日)的到来之际,为大家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讲座结束,大家均意犹未尽,抓紧机会与马经义教授进行互动交流,并积极参与互动答题。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的诗词更是值得拿出来细细品味。本次大讲堂,让同学们从另个一视角看《红楼梦》,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红楼梦的热情,加深了对《红楼梦》的理解。

C192

图1 马经义老师讲座现场

185FE

图2 现场提问

(供稿:张妤 邓语嫣 审稿:谢祥林 供图:张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