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S登录
  • VPN系统
  • 高校网络理政

李冰到底真的存在吗? ——林赶秋先生带你走近文献和文物中的李冰

日期:2024-03-26   作者:张妤   关注:

为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蜀水大讲堂第23期特别邀请到了文化学者林赶秋先生(原名朱建波)为水校师生解读文献和文物中的李冰。讲座由李东雨同学主持,由学生图管委提供会务服务。谢祥林、刘奕、张妤等老师及167名同学聆听了讲座。

作为水利学院的学子,大家对李冰并不陌生,但是你知道最早提到李冰的是哪部文献吗?又是哪一件文物上最早有了关于李冰的记载呢?林赶秋先生正是带着他多年潜心研究和考证的结果来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的。

根据林赶秋老师的考证,截至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李冰的出土文献,是一则刻写在青铜戈上的铭文,内容为“上郡守冰”,这枚青铜戈制造于战国秦庄襄王二年(248);最早记载李冰的传世文献,是西汉司马迁(135-90)的大作《史记》;与李冰直接相关的最早的出土文物,是东汉建宁元年(168)之“李府君”神像。

林赶秋先生特别向各位听众分享了他近些年来做研究的方法和心得。仔细分析了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人为代表的疑古派考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明确指出,根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这是李冰任蜀守在时间上的一个明确线索。根据秦孝文王在位时间只有公元前250年十月间的短短三天,可以考证出李冰在蜀守任上的时间应该可以确定为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再结合其他文物和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确定李冰其人的存在以及其生平经历。

关于李冰开凿都江堰,林赶秋先生指出,李冰是在古蜀先民的治水基础上对都江堰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凿和修整,其治水方法和古蜀先民一脉相承,是古蜀先民治水理念与实践的集大成者。虽然他任蜀太守的时间不长,但都江堰的开凿应是在其任上完成了主体工程,并经由蜀地人民历代整修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答题,优秀者获得了由图书馆精心准备的小礼品一份。在提问环节,因为同学们对三星堆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林赶秋先生还特地为同学们简单介绍了三星堆的一些情况,并欢迎同学们去三星堆博物馆实地参观。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李冰的生平和古蜀文化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水校的学子而言,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治水先贤李冰的开创精神,可以帮助大家树立起对水利行业的热爱,提振大家献身水利行业的信心。

1 林赶秋先生讲座现场

2 讲座现场提问

3 林赶秋先生与获奖同学合影

4 嘉宾与图书馆志愿队同学合影

(供稿:张妤 审稿:谢祥林 供图:张耀)


关闭